在Robinvale剪葡萄,就像是被放牧的羊一樣,剪完這個農場換下一個農場,比較大的農場就是剪完這一區換下一區。天天剪葡萄剪到眼神呆滯,先前的衝勁早已不知去向,前陣子甚至已經把去葡萄園當作去郊遊,連錢都不想賺了,這種日子待久了真的會要人命,看著台灣女殺手快速的操刀剪葡萄,心中滿是疑問:「她是有這麼愛剪葡萄嗎?還是她享受剪刀的喀喀聲?怪哉!」

從前段時間的Kenley Farm,到一箱一元剪到靠腰的Coloma,再到最近的Olive Grove,每到一個農場就能認識不同的人,當然偶爾還是會遇到同樣的人,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形式還滿有趣的。剩下一個星期我就要離開Robinvale了,扣除去棉花田還有跨年期間的旅遊,在這個鳥不生蛋的小鎮待了四個多月,遠比預計的時間還有長太多,主要也是因為距離旅費的目標一直很遙遠,只好一直窩著。不敢太用力去想像接下來的旅程,以及下一份工作,因為目的地Darwin據說已經是人滿為患,我只能調整好心態,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找不到工作可能就提前回台灣了。

來到澳洲也要五個月了,習慣了荒野廣闊的景象,習慣了農場的炙熱高溫,習慣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卻無法看慣人心的複雜貪婪。「打工渡假簽證的宗旨,主要是為促進國際之間的交流及融合,此計劃提供給年輕人在前往澳洲旅遊之同時可藉由打工方式來補助其旅費。」也許就像某人所說,會來打工度假的人是浪漫的,那樣的浪漫是充滿幻想、充滿理念的,我不是帶著這樣的心情而來,反而是一種逃避的心態,可是到了這邊親身體驗、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後,卻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可能因為我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和同一群人一起生活,大家又都是台灣人,能夠刺激的思考有限。好多人花了寶貴的一兩年待在異地,為的已經不是打工度假的宗旨,反而比較像為了賺錢;雖然為了什麼目的而來沒有對錯,可是這樣的現況讓我很是失望。我以為大家想要走萬里路、盡千里目,可是遇到越來越多的人厭煩長途移動的疲勞,甚至連玩樂都嫌疲憊,這讓我不禁感到疑惑他們到底來這邊幹嘛?來體驗外國生活?住在一間全都是台灣人的share house你能體驗到什麼?出發前都在擔憂英文不夠好,來這邊才知道有太多人英文不好,拼音不說,連發音都有很大的問題,更別提要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了,我疑惑,出國前不是應該要做好準備嗎?

打工度假的出發點很好,只是這幾年下來已經被扭曲了,”澳洲錢很好賺”被大肆渲染,多少人是真的為了holiday而來?工作的時間佔了絕大部分,甚至取消holiday只為了賺錢。也許working holiday應該要改成working traveling比較適合,這一切根本不像holiday啊!如果硬要說,只能說自己心靈豁達,把住在農舍、擁擠的背包客棧裡當作在度假,否則為什麼不更享受一點,去住舒服的海景飯店真正度假一番呢?traveling不一樣,是為了走看而出發,可以是苦行,為的是感動而不是休息。

不是沒有看到好的一面,只是擔心原本應該帶回良善的一面,卻因為錯誤的領導走上設想不到的末路。擺爛的、公主病的、改不掉壞習慣的...,多希望自己能多留意一點,不要一邊批評別人自己卻還是成為討厭的人。




也許我想念家鄉的一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mpig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